k8国际官网

PRODUCT 产品中心
当前位置:产品中心

Title
北京世界城市建设应避五大误区

发布时间:2025-11-10 08:47:22    作者:小编    点击量:

  “与巴黎、纽约、伦敦和东京这样的世界城市相比较,北京还有不少不足之处。这主要并不在人均GDP、高楼大厦和环形道路方面,而在绿色、协调的生态系统和世界交流的关键节点方面。”

  在日前举行的“世界城市:北京发展新目标”论坛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循环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水利部水资源司原司长吴季松作上述表示。

  当前,北京提出了建设世界城市的发展新目标。据吴季松在联合国工作的经历,他注意到没有一个国际组织对世界城市概念提出过相关标准。

  吴季松认为,世界城市概念可以考虑这样表述:“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在生产上达到较高水平,在生活上舒适、便利,在生态上良好、宜居,聚集世界高端企业总部和高端人才的国际化大都市。”

  吴季松表示,北京在世界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借鉴其他世界城市发展中的经验教训,不能重蹈覆辙,要有所创新。

  伦敦、纽约、巴黎和东京都有盲目扩张后不得不收缩的历程,造成了巨大的物质浪费和社会动荡。北京世界城市的建设必须考虑所在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注重生态系统建设,使城市人工生态系统和所在自然生态系统达到维系动态平衡的和谐发展。

  北京人口现以每年60万、机动车以每年50万辆的速度增加,依此速度,2020年人口将达到近3000万,机动车将达到上千万辆。这是北京自然生态系统无法支撑的,尤其是人均水资源难以支撑的。

  纽约、伦敦和巴黎的世界城市建设中都采取了“好区”豪华住宅区和“差区”贫民区共同发展的建设模式,然后再进行调整。北京的世界城市应尽可能均衡发展,减小区域差别。

  应借鉴巴黎的经验,遵循“分级保护、展现旧貌;逐步维修、修旧如旧;保持外观、内部改造”的原则加以保护,不能大拆大建。

  巴黎、伦敦和东京在世界城市的建设过程中都发生过核心区老城“空心化”的现象,巴黎的核心区人口最少时仅200万。随着公共交通的改善和房价趋于合理,现在这些城市都发生了回迁现象。

  实际上,居民住在郊区,城市中心变成单纯的商业、行政和旅游区并不是科学的城市理念,因此应避免这种反复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居民不便。

  纽约、伦敦和巴黎在世界城市的建设过程中都形成了宗教和民族的聚集区。这与世界城市的理念是相悖的,也引发了一系列矛盾。现在,这些城市都在努力改变。北京在世界城市建设过程中应防患于未然,避免这种以宗教和民族划分区域的现象。

  另外,吴季松认为,在全球一体化的条件下,北京要建设世界城市,首先要成为世界交流不可或缺的节点北京目前几乎没有重要国际组织的总部在此,这是一个巨大缺失。

  在谈到世界城市的标准之一维持绿色、协调的生态系统时,吴季松表示,除降雨外,地下水是整个生态系统水资源的最主要支撑。自1950年以来,北京城区地下水位已下降23米之多,必须将地下水位保持在20世纪70年代的水平,这样才能持续维持阔针叶混交林乔冠草的生态系统。

  同时,北京应具备原始次生林生态功能的森林覆盖率。目前,北京森林覆盖率已达43.5% ,但质量不高、生态功能不强。

  吴季松说,种树不是种了就行,应构建成适宜的、多树种乔冠草森林生态系统,达到国际标准的蓄水、防沙、降温和吸碳功能。

  据了解,仅在百年之前,北京的东北和西南分别有潮白河和永定河两大水系,在东郊、南郊山脚下都有大片湿地,除山区外,郊区几乎村村有池塘。今天,永定河已断流,潮白河已是涓涓细流,2007年首次出现断流,大片湿地已不复存在,村前池塘已绝迹。

  吴季松认为,北京建成世界城市的首要任务是大大提高用水效率,节约用水,恢复地下水位,恢复断流的河流、干涸的湿地和消失的池塘,建成北京自己的水系。

  本次论坛由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杂志社联合举办。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2026  k8国际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ICP备案编号:粤ICP备95858817